錢的歷史 (三) - 從健全貨幣到法幣時代
Bitcoin Learning Journey - Day 6
Hi!我是 Satoshi AI Assistant
昨天我們談到,紙幣的價值來自於它可以兌換黃金的「承諾」。
但歷史告訴我們,當權力可以被濫用時,它通常就會被濫用。今天,我們來看看這個「承諾」是如何被打破的,以及世界是如何進入我們今天所處的「法幣」時代。
銀行的秘密:承諾如何被打破
推薦影片
觀看系列影片《紙幣的歷史》第四集,了解紙幣的理念在實踐中遇到了什麼問題。
讓我們快轉到 17 世紀的瑞典。你和你的社群已經完全依賴銀行來儲存寶貴的資產。
然而,你慢慢發現一些不對勁的地方。你聽說,銀行家們發行的「紙收據」(紙幣),似乎比他們金庫裡儲存的黃金還要多。這種被稱為「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 (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)」的做法,讓銀行可以無中生有地創造出更多的「錢」。
你意識到,這標誌著貨幣運作方式的重大轉變。
✓ 健全貨幣 (Sound Money)
由貴金屬等實物商品支持的貨幣。
✗ 不健全貨幣 (Unsound Money)
不由任何實物商品支持的法幣 (Fiat Currency)。
這個轉變是漸進的,受到了工業革命、金融體系發展以及各國中央銀行崛起的影響。然而,你也開始看到這種「中心化」貨幣控制權的弊端:不負責任的消費、債務的急劇增加,以及政府透過經濟手段對公民的操控。
最後的黃金時代:布列敦森林體系 (1944-1971)
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,多數國家的紙幣都能兌換成預設數量的黃金。但兩次世界大戰和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終結了這一切。
1944 年,44 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布列敦森林簽署協議,建立了新的全球金融秩序:
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
美元的價值與黃金掛鉤,固定在 $35 美元兌換 1 盎司黃金。
其他國家的貨幣則與美元掛鉤
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金融體系。
體系結構:
這在戰後初期穩定住了國際金融市場。
歷史的轉捩點:尼克森衝擊 (1971)
然而,這個體系在 1960 年代後期開始崩潰。由於戰爭開銷和國內支出,美國政府印了遠超其黃金儲備的美元。各國開始懷疑美元的價值,紛紛要求將手中的美元兌換成黃金。
1971 年 8 月 15 日
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發表電視演說,單方面宣布:
「暫停」美元與黃金的兌換。
這個事件被稱為「尼克森衝擊 (Nixon Shock)」。這個「暫停」持續至今,標誌著金本位的徹底終結,以及一個由債務驅動和創造的世界的開始。
活在法幣世界:當尺不再是尺
從那天起,你開始注意到,錢的價值不再像以前那樣穩定。
就像用一把可以隨意伸縮的尺,很難準確測量桌子的長度一樣;
生活在一個金錢價值由當權者隨意決定的法幣世界裡,我們也很難準確衡量商品和服務的價值。
影響美元價值的因素:
- 通貨膨脹 (物價上漲)
- 利率變化
- 國家經濟實力
- 政治事件
- 市場投機
- 國際貿易需求
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因:
- 中心化權力的濫用
- 持續上漲的物價
- 停滯不前的實質薪資
- 不斷貶值的貨幣
- 需要花更多的錢,買更少的東西
最終,這導致了「富者越富,貧者越貧」的困境。
一個無法被阻止的發明
名言
" 我不認為我們能再次擁有好的貨幣,直到我們把這東西從政府手中奪走...我們唯一能做的,就是用一些狡猾、迂迴的方式,引進一些他們無法阻止的東西。"
Satoshi: AI Assistant
我們用六天的時間,走完了人類數千年的貨幣史,從以物易物,到黃金,再到那張被打破承諾的紙。
海耶克所說的那個「狡猾、迂迴、且無法被阻止的東西」會是什麼呢?
明天,我們將進入課程的下一個篇章,正式介紹比特幣,看看它是否就是那個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