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確定性效應

Ambiguity Effect

不確定性效應

什麼是不確定性效應 (Ambiguity Effect)?

不確定性效應,也稱為「模糊性效應」,是一種認知偏誤。它指的是,在做決策時,如果我們需要在一系列選項中選擇,我們會傾向於選擇那些「機率已知」的選項,而迴避那些「機率未知」的選項

簡單來說,我們寧願面對一個「已知的風險」,也不願面對一個「未知的風險」,即使那個未知的風險可能更小。我們天生就厭惡模糊不清、資訊不足的狀況,並對其感到不安。

埃爾斯伯格悖論實驗

想像一個罐子裡有90顆球,其中30顆是紅球,剩下60顆是黑球和黃球,但你不知道黑球和黃球的具體數量分配。

情境一:讓你抽一顆球,抽中就贏錢。你會賭「抽中紅球」還是「抽中黑球」?

結果: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賭「紅球」。因為紅球的機率是明確的(30/90,即1/3),而黑球的機率是不確定的(介於0/60到60/60之間)。

人們對「確定性」有一種強烈的偏好,並會盡力規避「不確定性」。

三種情境下的例子

1. 工作上的例子:選擇投資方案

情境

一家公司的投資部門,正在評估兩種不同的投資方案。

方案A(機率已知)

投資一個成熟產業的藍籌股。根據過去數十年的市場數據,這類投資的年化報酬率穩定在5%到8%之間,風險較低,結果相對可預測。

方案B(機率未知)

投資一家剛成立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。這家公司的技術非常有潛力,但市場前景不明。它有可能在五年內成長一百倍,成為下一個獨角獸;也有可能在一年內就燒光資金而倒閉。其成功與失敗的機率是完全未知的。

團隊的決策(不確定性效應)

即使方案B的潛在回報遠高於方案A,但一個保守的決策委員會很可能會選擇方案A。他們會說:「方案A雖然賺得慢,但至少我們知道它的風險和回報區間在哪裡。方案B根本就是一場賭博,我們無法評估它的成功機率,不確定性太高了。」

不確定性效應分析

團隊因為無法量化方案B的成功機率,而對其產生了強烈的規避心理。

對模糊性的厭惡: 他們寧願選擇一個收益普通但「可知」的選項,也不願去碰一個收益潛力巨大但「未知」的選項。

錯失機會: 這種對模糊性的厭惡,可能會讓企業錯失許多突破性的創新機會。

分析:對未知風險的恐懼可能阻礙創新投資。

2. 個人生活上的例子:選擇餐廳

情境

你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旅遊,肚子餓了,正在尋找晚餐地點。

選項A(機率已知)

街角有一家你非常熟悉的全球連鎖速食店(例如麥當勞)。你知道它的餐點品質、口味、價格和衛生標準。這是一個結果完全可預測的選項。

選項B(機率未知)

旁邊有一家看起來很有特色、但你從未聽說過的本地小餐館,店裡沒什麼客人,網路上也查不到評價。它可能是當地最美味的隱藏版美食,也可能是一家又貴又難吃的地雷店。它的美味機率是完全未知的。

你的選擇(不確定性效應)

許多人在這種情況下,尤其是在疲憊了一天之後,會選擇走進麥當勞。他們心想:「雖然麥當勞沒什麼驚喜,但至少不會踩雷。那家小店萬一很難吃怎麼辦?還是選個安全的好了。」

不確定性效應分析

這位遊客選擇了「確定性」。他寧願接受一個「確定平庸」的結果,也要規避掉「可能糟糕」的未知風險。

犧牲的機會: 儘管他也同時放棄了「可能驚喜」的機會。

安全優先: 對模糊結果的厭惡,讓他做出了更保守、更安全的選擇。

分析:選擇確定平庸而非未知可能的驚喜。

3. 人際關係上的例子:選擇交往對象

情境

一位單身者(小雅)有兩位潛在的發展對象。

對象A(機率已知)

他是一位與小雅背景相似、工作穩定、個性溫和的同事。小雅可以很輕易地預見,如果跟他交往,生活將會非常穩定、可預測,就像身邊很多朋友的關係一樣。這段關係的「幸福與平淡」的機率分佈是相對已知的。

對象B(機率未知)

他是一位自由奔放的藝術家,生活充滿了變化與激情。與他交往,可能會經歷前所未有的浪漫與深刻體驗,也可能會面臨極度的不穩定和心碎。這段關係未來的走向是高度模糊、不可預測的。

小雅的內心掙扎(不確定性效應)

即使小雅對藝術家B更有感覺、更受吸引,但她內心可能會因為不安而傾向於選擇同事A。她可能會想:「跟A在一起,我大概能猜到我們十年後的樣子,感覺比較有安全感。B雖然很有魅力,但他的未來太不確定了,我完全無法掌握,這種感覺讓我很焦慮。」

不確定性效應分析

小雅對「不確定性」的規避,正在影響她的情感決策。

安全感優先: 她可能會因為害怕一個「未知的未來」,而選擇一個她並不那麼心動、但「已知」的未來。

錯失深度連結: 對模糊性的厭惡,會讓人們在感情中也傾向於選擇更安全、更可預測的路徑,即使這可能意味著錯過更深刻的連結。

分析:對未知情感結果的恐懼影響關係選擇。

如何應對不確定性效應?

盡力獲取資訊

規避的根源是「未知」。在做決定前,盡最大努力去搜集資訊,將「未知」轉化為「已知」,以降低模糊性。

評估最佳與最壞情況

對於機率未知的選項,試著去評估其可能發生的最好情況和最壞情況,以及自己是否能承受最壞的結果。

接受並擁抱不確定性

承認世界上許多事情本來就是模糊不清的。有時候,最大的機會就隱藏在不確定性之中。學會承擔經過計算的、可控的風險,是成長的關鍵。

從小處開始嘗試

如果你天生厭惡模糊,可以先從一些低風險的小事開始,練習選擇那些結果不確定的選項(例如,嘗試一道沒吃過的菜),慢慢提高自己對不確定性的耐受度。

不確定性效應讓我們偏好已知風險而規避未知機會。 通過積極收集資訊、評估各種情況、接受不確定性並從小處練習,我們可以更好地面對模糊的選擇。

測試您的理解程度

完成測驗來檢驗您是否掌握了不確定性效應的核心概念

開始測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