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鯡魚謬誤
Red Herring

什麼是紅鯡魚謬誤 (Red Herring)?
「紅鯡魚」是一種用來轉移焦點、分散注意力的辯論技巧和邏輯謬誤。它的名稱據說源自於過去訓練獵犬的過程,人們會用氣味強烈的煙燻鯡魚(呈現紅色)來干擾獵犬,訓練牠們專注於追蹤真正的目標氣味。
在論證中,當一個人面對一個自己難以回應或不想回應的問題時,他會故意拋出一個不相關、但通常更具爭議性或更能引發情感共鳴的話題(即「紅鯡魚」),試圖將原始的討論方向引開。如果對方或聽眾被這個新話題吸引,那麼原始的問題就會被擱置或遺忘,拋出紅鯡魚的人就成功地迴避了質詢。
與稻草人謬誤的區別
• 稻草人謬誤: 「扭曲」對方的論點來攻擊
• 紅鯡魚謬誤: 「拋出不相干的話題」來轉移焦點
紅鯡魚謬誤通過引入不相關但具爭議性的話題來迴避原始問題。
三種情境下的例子
1. 工作上的例子
情境
在一場專案檢討會議上,主管質詢某位經理,為什麼他負責的專案進度嚴重落後。
主管的質詢 (原始議題)
「王經理,根據時程表,你的專案目前已經落後了20%,請問主要的原因是什麼?以及你打算如何補救?」
王經理的回應 (紅鯡魚謬誤)
「是的,進度確實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。不過,說到這個,我認為我們更應該討論的是公司目前使用的專案管理軟體,功能實在太少了!上個月我就提議過,我們應該採購一套更先進的系統,像隔壁的競爭對手那樣。一套好的工具,才能提升整體的生產力,這才是解決所有專案延遲的根本之道!」
分析:王經理在此拋出了一條巨大的「紅鯡魚」。他沒有直接回答「他自己的專案為何延遲」這個棘手的問題,而是巧妙地將話題轉移到一個更宏大、更具爭議性且能引發普遍共鳴的議題——「公司該不該換軟體」。如果會議的焦點真的被轉移到討論新軟體的採購上,那麼王經理個人在專案管理上的責任問題,就會被成功地迴避掉。
2. 個人生活上的例子
情境
媽媽看到兒子房間非常凌亂,於是提醒他該整理一下。
媽媽的提醒 (原始議題)
「小明,你的房間已經亂得像豬窩了,地上都是衣服和零食袋,趕快找時間整理一下吧。」
兒子的回應 (紅鯡魚謬誤)
「唉,我知道。不過媽,說到這個,妳不覺得我們家的網路速度實在太慢了嗎?我昨天查資料,網頁跑了半天都開不了,嚴重影響我的學習效率。我們是不是應該升級一下家裡的網路方案?」
分析:小明為了迴避「整理房間」這個他不想做的事情,立刻拋出了一個看似也很重要,且能讓媽媽也關心的話題——「家裡的網速問題」。這個話題成功地將媽媽的注意力從「兒子的懶惰」轉移到「家庭的基礎設施」上。如果媽媽跟著他的思路開始研究網路方案,那她很可能就忘了最初要求兒子整理房間的事情。
3. 人際關係上的例子
情境
一對情侶在爭吵,一方質疑另一方花錢過於浪費。
伴侶 A 的質疑 (原始議題)
「我剛看了這個月的信用卡帳單,你又買了好幾個名牌包,花了快五萬塊。我們不是說好要一起存錢準備買房子的嗎?你這樣花錢我們怎麼存得到錢?」
伴侶 B 的回應 (紅鯡魚謬誤)
「又是錢錢錢!你眼裡就只有錢嗎?你上次說要陪我去看我媽,結果拖到現在都還沒去。你對我的家人就是這麼不關心!我覺得你對我的關心,遠遠比不上你對那幾萬塊錢的在意程度!」
操縱手法分析
• 轉移焦點: 討論的重點從「B的消費習慣」瞬間轉移到「A的孝心與愛意」
• 反守為攻: B從一個理虧的被指責者,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情感上受傷的指責者
• 情感綁架: 讓A不得不開始為自己的愛意辯護
分析:伴侶B在被指責浪費錢時,立刻拋出了一個極具情感殺傷力的「紅鯡魚」——「你不關心我的家人」。這個新議題的嚴重性和情感張力,遠遠超過了原本的金錢問題。最終,原本關於理性理財的討論,就變成了一場關於「你到底愛不愛我/我的家人」的混亂爭吵。
如何應對紅鯡魚謬誤?
識別並指出來
溫和地指出對方可能離題了。「我感覺我們的話題好像轉到別的地方去了。」
承認新議題,但堅持先處理原議題
「你提出的這個問題(例如:公司軟體)確實很重要,我同意我們稍後需要討論。但我們能不能先回到剛剛那個『專案進度』的問題上,把它解決了再說?」
拒絕上鉤
不要回應對方拋出的新話題,冷靜地、有禮貌地重複你最初的問題。
參考資料
詳細的紅鯡魚謬誤定義、類型及相關討論
紅鯡魚謬誤通過拋出不相關但具爭議性的話題來轉移焦點,迴避原始問題。 記住要識別並指出離題,承認新議題但堅持先處理原議題,並拒絕上鉤。